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中国技术的不断升级,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正在寻求全球化布局的最佳方式。面对日益严峻的地缘政治冲突和贸易保护主义,单纯依靠出口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战略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在海外投资建厂,以更好地服务国际市场。本文将以欧洲和拉美地区为例,探讨中国企业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考虑的法律实务要点,为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一、投资环境评估
投资环境的评估是企业在决策阶段的首要任务,包括了解目标市场的法律和监管环境、税务政策以及劳动力市场等。无论是欧洲还是拉美,各国的投资环境都存在显著差异,笔者建议中国企业重视在可研阶段的法律调研,避免浪费机会成本或导致项目失败。
在欧洲,各成员国对外商投资有不同的审查机制和要求,从法律法规的安排来看,在不特定化具体行业的情况下,整体而言德国对外商投资准入相对严格,荷兰则会较为宽松。类似地,拉美各国的法律规定也各有不同,整体而言,巴西对于外商投资审查层面的法律要求,相较于智利这样更倾向于提供激励措施吸引外资的国家而言会更加严格。当然,例如国防、能源和通信等敏感行业,绝大部分的国家都会有相关外商投资限制。
例如在德国,其外商投资审查的法律基础为《对外经济法》(Foreign Trade and Payments Act, AWG)及《对外经济条例》(Foreign Trade and Payments Ordinance, AWV)。对于外商投资尤其是涉及关键基础设施等敏感行业外商投资,德国的审查机制会使得企业必须在决策初期就进行充分的法律咨询,提前准备详尽的投资计划书和审查申请,并为可能面临长时间的审批过程而在商业计划表内预留好相关准备时间,方可确保项目符合法律要求,避免因审查不通过导致项目失败。
笔者建议企业在决策阶段,根据自身业务类型,充分了解各国的行业限制规定,针对性判断投资目标国的相关法律和监管限制,确保投资活动合法合规,避免后期运营中遇到法律障碍。
税务环境是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欧洲各国的税收政策差异较大。在拉美,墨西哥和智利提供了较为优惠的税收政策以吸引外资,而阿根廷和巴西的税收环境则较为复杂。值得注意的是,税务筹划需要引入专业的税务专家,进行详细且专业的税务筹划,评估各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税务负担,制定符合当地法规的税务策略。此外,笔者还建议企业还应关注税收政策变化,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商业布局。
举例来说,爱尔兰此前因欧盟中的最低企业所得税率12.5%(实际可能甚至只有7%)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入驻。但随着近年来欧委会的反避税举措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方面的努力,超过130个国家同意对大型跨国公司(全球营业额超过7.5亿欧元)实施最低15%的公司税税率(第二项支柱规则),爱尔兰也已发布了《2023年财政法案(第2号)》(已于2024年1月1日生效),要求企业提交单独的纳税申报表并向税务局缴纳补充税,以使其税率达到15%,使得大量的企业需要重新进行税收筹划评估和调整。众多企业已经自2021年爱尔兰达成协议以来就已经开始税收筹划调整,以期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劳动力市场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运营和成本有直接影响。欧洲各国的劳动法较为严格,对劳动者权益保护力度大。而在拉美,尽管劳动法也有严格规定,但实际执行可能存在差异,各企业则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举例来说,在法国,企业必须与员工签订详细的劳动合同,明确规定员工的工时、工资、福利和解雇条件。这对中国本土企业而言还算是比较熟悉的安排。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法国工会的影响力较大,企业需要与工会进行谈判,确保员工权益得到保障,还需要充分考虑工会可能带来的罢工和谈判影响,并注意与工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类工作则对中国本土企业而言可能就相对陌生,需要更多的本地支持。
笔者建议,无论是在欧洲还是拉美,中国企业出海时,除劳动力成本外,还应慎重考虑劳动力素质、工会、罢工等因素对商业计划实施可能带来的影响。
二、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在海外投资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不仅关乎企业的经济效益,更是事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安排。由于不同国家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存在差异,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又通常极强,笔者通常建议企业在出海前应了解各地知识产权体系,进行全球知识产权布局。
全球知识产权布局并不仅仅只是权利的宣告,很多时候也是防范知识产权侵权的武器。笔者建议,企业应当在进入海外市场前,及时申请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防止遭遇恶意抢注。例如,企业还可以通过欧洲专利局(EPO)申请欧洲专利,以获得在多个成员国的专利保护,在欧洲市场推出新产品前,也可以先行注册相关商标,避免在市场推广时因商标争议而受到阻碍。
三、环境保护
欧洲对环境保护有严格要求,在极端情况下,环境保护因素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竹篮打水一场空。虽然轻资产投资项目在环境保护层面的风险通常较低,然而,如果企业出海是拟在境外进行重资产投资,例如需要在当地投资建厂的,则环境保护合规的重要性将会显著提升。
笔者建议,企业应当提前了解各国的环境法律法规,需要确保其商业计划的可实施性,并确保建设过程、生产过程符合当地的环境保护标准,合规地获得相关环保认证等。举例来说,如果企业拟在德国建厂的,不论是新建还是扩建,均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EIA),评估报告需经过公众参与和政府审批,确保工厂的建设符合相关标准。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可能会遭遇延误或甚至被取消。同样地,在拉美,尽管各国的环境保护要求可能不尽相同,但企业仍需确保生产符合当地的环境保护标准,并获得各国的环保认证。
四、政治和经济风险
随着地缘冲突升级,近年来,政治和经济风险逐渐成为企业在海外投资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欧盟成员国的内部政治环境是相对稳定的,然而,欧盟对华贸易政策的升级,使得众多以欧盟作为主要市场的中国企业遭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而拉美部分国家,本身政治和经济不稳定的风险较高,在欧美影响下,对华贸易政策显示出一种积极但又复杂的状态。
笔者建议,企业应将政治和经济风险纳入风险管理体系中,定期评估政治、经济和市场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发生风险事件时,企业可以及时调整商业计划。例如,针对欧盟可能出台的限制措施,企业应提前制定应对方案,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样,在拉美,企业应关注政治局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规避潜在风险。
五、中国ODI合规
中国企业在进行重大海外投资项目时,需要充分考虑发改委、商委以及外汇管理条线的合规要求。
发改委和商委的具体程序和要求会因项目的性质、规模和行业而异。例如,对于涉及敏感行业的投资,政府的审批程序可能会更加严格。笔者建议企业详细了解相关规定,提前准备必要的材料和文件,确保审批流程顺利进行。
至于外汇管理和资金出境要求,企业需要向国家外汇管理局申请外汇登记,并获得相关批准,确保资金出境的合法合规。
六、结语
在全球地缘政治和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面临诸多挑战和复杂的法律环境。然而,通过深入了解和评估目标市场的法律环境、税务政策和劳动力市场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注重法律合规和风险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海外投资的成功和可持续发展。
结合过往项目经验,笔者深感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所面临的挑战逐渐升级。为了确保投资决策的合法性、合规性,尽可能地避免因风险识别缺失导致的投资决策失误,笔者建议企业在项目启动前和投资过程中充分利用中外法律服务团队的专业法律支持,帮助企业进行投资前的法律尽职调查和全球知识产权布局,起草、审核并参与商业文本的谈判,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促进与当地政府和社区的沟通和合作,将法律合规和风险管理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的海外投资保驾护航,实现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长远发展。
(来源:大成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