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国家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55日至7日)后,又访问了武契奇领导下的塞尔维亚和欧尔班领导下的匈牙利,如何理解“法国的平衡立场”?除了上比利牛斯省会晤的象征性形象,我们如何分析马克龙总统为法中关系制定的战略愿景?欧洲伙伴在现实主义和追求自主之间的界限在哪里?法国蒙田研究院高级专业和特别顾问弗朗索瓦-戈德门(Francois Godement514日发表文章,将对这一充满反差的外交访问进行总结。

要理解习近平对法国的国事访问,我们需要从其视觉效果入手,这是一种极具象征意义的元素。然而,马克龙这次成功地在字面上和政治上与习近平平起平坐。这不是一项小成就,尽管这是在国内实现的,而不是在中国的访问过程中实现的。没有“皇帝俯视向他致敬的人”的合影机会,也没有对“新任大舵手”的口头赞美。前往马克龙童年时常去的地方,与习近平20234月带马克龙去广州郊区这一做法如出一辙。攀登图尔马莱山口(海拔2115米)可能不是习近平主席的优先考虑事项,也不是拍摄引人注目照片的机会。

这或许是为了体现马克龙的“再平衡”与这次“不是平衡”的隐喻。中国领导人常说,要想成就大事,必须翻山越岭。

事实上,通往欧洲的道路已不像过去那样轻而易举。过去,法国总统经常坚持法国对美国的战略自主。他反复使用的“平衡力量 ”或“第三条道路 ”等愿景,而后一个则反映了成为桥梁而非中立者的愿望。模棱两可和巧妙回避是中等或脆弱大国惯用的手段。无论是否拥有,法国如今确实是一个中等强国,其地缘战略的分量无疑超过了其实际经济实力。

马克龙作为一个话多的演讲者,有时可能会被情绪带走,超出他设定的目标。例如,去年春天他从中国返回后在一次采访中对台湾问题的言论就显得不够审慎。这一次,马克龙向习近平传达的信息则显得朴实而现实。所有主要的争议点或分歧都没有在官方层面被忽略,尽管总统仍然声称在涉及人权问题时采取“低调的外交”方式。在此背景下,中国领导人希望给人的印象是,他正在参观一个已被中国征服的欧洲:从“战略自主”的角度看塞尔维亚、匈牙利和法国。为纪念中法建交60周年,中国官方媒体在《人民日报》上称赞法国拥有“自主战略”,称法国为“大国”。然而,60 周年纪念在法国几乎没有引起任何特别的波动。

马克龙不仅没有被愚弄,还将欧洲纳入了访问范围,精心邀请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并咨询了德国总理朔尔茨。冯德莱恩在公开场合就中国的“生产过剩”和出口处理问题,以及俄罗斯和乌克兰问题向习近平主席发出了严厉警告。

这一切都不应被轻视。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中国一贯重视双边关系,要么大肆奉承(但让步极少),要么相反,试图胁迫,而不愿意与整个欧盟进行真正的谈判。

正如我们最近看到的,朔尔茨总理抵挡不住短期诱惑,单枪匹马前往中国,却没有取得任何重大成果。他现在可以看到,当欧洲国家单独向中国提出要求并且缺乏足够影响力的情况下,中国会回避这些请求。对于法国来说,习近平访问期间与法国签署了37项协议。

然而,在商业贸易方面,与中国电池制造商远景能源(Envision)以及与法国电力公司(EDF)就替代能源(包括在沙特阿拉伯)达成的协议,并不等同于以往的 “重大合同”,也不等同于所宣称的在法国建立比亚迪工厂的雄心壮志。此外,中国官方代表团中没有“中国商人”,无论是国企还是私营企业。在巴黎组织的投资者会议主要由来自欧洲的中国代表参加。在标准方面,收获是实实在在的:法国农产品出口,化妆品行业,以及承诺法国干邑“近期”不会因欧洲对电动汽车的调查而受到制裁。

与中国这样自信的大国保持同步,在自己的国家与无所不能的“独裁者”平等对话,并与世界主要贸易大国开展对话,这绝非易事。访问北京的美国领导人也有这样的体会。尽管习近平展开了所谓的“魅力攻势”,但他的外交和经济政策几乎无一例外地拒绝了美国的要求。因为他更倾向于向那些在地缘政治上表现出顺从的公司或合作伙伴,并提供一次性的优惠。令人着迷的是,多年来,中国政府是如何成功地将外国对高科技的直接投资说成是中国给予的让步。而事实上,这一直是对中国的让步(也是对未来的赌博)。

面子和外交平等并不能扭转欧中关系失衡的基本事实。马克龙提到与中国一个世纪的文化交往,甚至回顾了1860年颐和园被劫事件。实际上,自2019年以来,由于新冠疫情和政治上的强硬,文化和教育交流已经枯竭。但提及这些,就可以免除“反华”的指责。

在我们国家的政治中,承诺占据了主导地位,而马克龙将再次因此受到批评,包括他在即将举行的法国大选中的一些法国对手。法国社会党欧洲选举名单负责人拉斐尔-格鲁克斯曼(Raphael Glucksmann)在一篇专栏文章中列举了马克龙的缺点。“这个不够,那个不够。”最重要的是,他抨击马克龙总统想给人一种与习近平有“私人关系”的印象。不可否认,这位欧洲议员在欧洲议会阻止中国共产党干涉的行动值得称赞。但面对一个不容忽视的大国,原则立场并不能成为政策。拉斐尔-格鲁克斯曼是否也会批评习近平与马克龙在声明中首次承认107日的袭击是当前悲剧的时间起点,这一出人意料的表态?

现实主义认为,近期内中国不会出现政权更迭的迹象。我们陷入了中国的经济关系网中。我们需要解开那些使我们更加脆弱的关系,但不能一蹴而就。在对华政策上,我们还必须考虑到欧洲团结的局限性。除了尽可能在不忽略欧洲的情况下安排好国事访问之外,马克龙还必须说服其他成员国,让他们相信法国在减少风险、经济安全和解决贸易不平衡方面信守了承诺。在不久的将来,他还必须让中国正视自己的责任以及承担支持俄罗斯的后果。

所有这一切都将在美国不确定的背景下进行,中国首先对“力量平衡”很敏感,虚张声势或辱骂在中国弱小时很少奏效,现在中国感到自己强大且过于自信,虚张声势或辱骂的机会就更小了。

在抵达塞尔维亚进行下一阶段访问时,习近平称赞塞尔维亚政府是中国与欧洲友好的典范,并补充说说“行胜于言”,这难道是偶然的吗?匈牙利似乎占据了中国在欧洲汽车厂的大部分份额,这难道也是巧合吗?习近平赞美和平与稳定,其目的无非是鼓励他的合作伙伴们的信心和无所作为。

领导不是指挥,中国无意指挥任何人,只想促进自己的利益。它对这些利益的界限认识得越来越少。“软实力”和对国际法的认知不过是沟通的附属品。欧洲和法国需要规则,并试图维护战后的国际秩序,情况并非如此:如果认为这是徒劳无益的,那就是自掘坟墓。

这就是为什么马克龙是一位不可抗拒的辩证法言论家,同时也是一位模棱两可的艺术大师。在我们必须应对各种挑战的情况下,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崛起负有最直接责任的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曾说过:“隐藏实力,韬光养晦”。

 (来源:驻法国代表处,摘自:https://www.institutmontaigne.org/expressions/macron-xi-ou-comment-tirer-le-meilleur-parti-dune-relation-difficile)